“黑秤”识破 骗子出逃
鑫和公司为锦江镇一家微型元件生产企业,年产生废铜沫数十吨。8月16日,老板冯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问是否有铜沫出售。冯老板手头上正好有十多吨铜沫待售,便答应了对方面谈要求。两天后,两个自称是浙江温州某铜加工企业采购员的男子来到公司,看完货后,出价每公斤27元5角收购。冯老板一听,高出市场价1元左右,对方既然是企业直接来采购,价格略高一些十分正常,当即同意卖给他们。
8月22日下午,两名浙江采购员带着卡车和和搬运工人来到锦江镇。一直以诚信为本的冯老板按谈好的价格卖给了对方5吨多铜沫,对方也十分“爽快”,按价付清了现金14万余元。
事情结束后,冯老板感觉事情蹊跷,总觉得铜沫好像少了重量,但磅秤是自己厂里的,不可能有问题,问题究竟出在哪?正当冯老板百思不得其解时,9月6日下午,两名浙江采购员却再次登门收购铜沫。
此时,冯老板多了个心眼,叫人暗中找来了一把手杆秤。待对方用磅秤秤好几袋铜沫后,他提出用手杆秤过一下秤。他想法一提出,对方当即反对,其中一名“搬运工”迅速从磅秤铁板下掏出一样东西放进了口袋,并逃出了厂门。冯老板发觉情况不对后,立即吩咐门卫关厂门。但对方已经全部跳上厂门口停放的两辆小车,一溜烟逃离了现场。冯老板等了追出来时,只拦住了来拉货的货车。
千里追踪 疑犯落网
锦江派出所接到报案后,立即展开调查,据货车司机蔡某交待,他是南昌某货运公司司机,货车系这伙人花钱雇来的,上次拉铜沫也是雇他的车。同时,他还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这伙人开的两辆车其中一辆车牌为豫QH96XX的吉利车。
民警立即根据司机蔡某和冯老板提供的线索进行走访,得知这伙人已经逃往江西省新干县。9月8日中午1时许,派出所教导员胡黎明带着民警、冯老板和厂里工人一行五人驱车三个多小时赶到新干县城。
事情也凑巧,他们刚进县城转了两圈,眼尖的冯老板就发现了疑犯停靠在某宾馆下面的吉利车,车上的人立即兴奋起来。为了不打草惊蛇,胡教导员决定暂时按兵不动,暗中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做决定。
晚上7时许,两名可疑男子走向了吉利车,刚想伸手开门,又突然离车前去。民警于是兵分两路:一路继续留下来盯车,另一路尾随两名男子盯梢。
两名男子邀来另一名男子走进了一家火锅店。经冯老板辨认,发现到厂里谈生意的两名男子并未在其中。他们在里面吃香喝辣,然而门外蹲守的民警却半步不敢离开。几个小时后,三名男子酒足饭饱后回到了宾馆。
晚上11时30分许,疑犯再也没有露面,胡教导员决定采取行动。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民警对宾馆进行搜查,在208房间抓获了三名男子,缴获部分可疑物品。然则其他疑犯却不见踪影,他们到底在哪?民警立即对三名男子展开审讯。经过长达五个多小时的对峙,疑犯最终交待了其他人员的行踪。
根据交待的线索,在县城另一宾馆停车场民警发现了另一辆可疑车辆。早晨7时,闻讯后连夜从余江出发的刑侦大队增援民警正好赶到,两路人马一起在当地警方的支持下,对疑犯所住的宾馆进行清查。在宾馆的两个房间内民警擒获了5名疑犯,其中一人正趴在床头上对着黄页电话簿摘抄铜产品加工企业的联系电话及其他相关信息。经冯老板辨认,到锦江的几名疑犯全在其中。
家族犯罪 分工明确
经审讯发现,该诈骗团伙是一个典型的家族式犯罪团伙,团伙成员中最大的45岁,最小的30岁,均为河南省汝南县人,8人中有7人同村,全部为亲戚朋友关系。为首的杨氏兄弟,老大杨新明(化名)为团伙头目,团伙一行出来的吃、住、行全由他负责,作案得手后他按不同的比例给团伙成员分赃。他自己购买了一辆小车专门用于作案,车上专门配合了被子等必备生活用品。
团伙成员分工明确,杨新明自己负责联系企业,然后带着小舅子两人冒充铜加工企业采购员上门看货谈好价钱。之后,他们雇用货车上门拉货,团伙其他成员就充当“搬运工”,有时为了再次迷惑对方,他们还专门从当地请几名搬运工。秤重时,由充当“搬运工”的团伙成员杨海伟(化名)专门负责在秤上做手脚。对方如果为磅秤,杨海伟就会乘对方不注意,悄悄地将准备好汤圆般大小的钢柱塞到磅秤铁板下面。磅秤经他一弄,货物重量就要减轻30%左右。如果对方为电子秤,他就会用电子遥控装置,减轻货物重量。民警从他的行李中发现多个电子遥控器和十余个大小不一的钢柱。
废铜收购到手后,由杨新明的弟弟杨志明(化名)负责运往外地出售。据杨志明交待,8月22日,他们在锦江镇花14万元收购来的铜沫等价转手卖出,卖到18万余元。诈骗得手的4万余元交由杨新明按“劳”分配,其他成员每人1000至3000元不等。
据办案民警介绍,由于该团伙为家族式犯罪团伙,成员间早已订下了攻守同盟。警方正在加大侦查力度,希望有类似受骗经历的人员尽快与余江警方联系,联系电话为0701-5882091。